少看些效率工具推荐文章
有一类人被戏称为『工具党』,指的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更专注于『利其器』的一批人。『工具党』这个词并没有贬义,而且我本人在某些领域也是个彻头彻尾的工具党,但对于效率提升这件事来说,做一个工具党人并不见得是件好事。
在应用商店里搜索效率软件,每周都会有新的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出,各类介绍和推荐效率软件的博客、公众号、视频也层出不穷,但这些应用和教程并不会给你的效率提升带来任何实质性帮助,实际上,频繁的软件或方法试用反而意味着你并没有完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效率体系的搭建。几经折腾,效率不见得提升,只是收获了由『折腾』带来的满足感。
实际上,效率提升向来是有个体差异性的。我很喜欢《捕蛇者说》播客中一位主播将 WordPress 编辑器当作写作效率工具的习惯,原因并不是 WordPress 的编辑器比起 Roam Research 有多优秀,而是他能找到令自己舒适的轮子并更好地完成目标。一套好的效率工具体系应该至少包含以下两个特征:
-
能够很好地满足你的工作习惯:根据二八定律,一款软件的功能我们经常接触到的部分很可能只有 20% 。而这个工具是否能提高你的效率,常常也取决于这 20% 的功能对你来说是否足够好用。
-
能够让你自觉地使用下去:注意,自觉不是坚持,因为如果工具或方法的复杂程度达到了需要使用意志力来维持使用的程度,那么除非这是如 Logic Pro 一般具有行业共识的基础依赖,否则这样东西一定是不适合你的,你也就很难依靠它来提升效率。
而最适合你的效率方案,我认为一定是你在使用过程中几乎察觉不到它的存在的方案,就像我们用 Outlook 写邮件时关注的是收件人、邮件内容,而不是 Outlook 这个版本的样式布局做了什么新微调。
少看些效率工具推荐文章,少尝试些新的效率工具,潜下心来回归工作流程本身,专注改进自己认为『难用』的痛点,效率总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